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思无邪>第6页
书友点击: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失意才子诗歌放荡,虽有不得志的牢骚之意,但这牢骚借桃花发得漂亮,叫后人只见得唐才子的风雅,遮掩了他心里的酸楚。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她静。桃花难言,往往是因为她不舍得收敛,艳得让人无所适从,无法评价。一不小心,那美变成了滥觞,俗得就好像听见一个村姑名叫桃花,你回眸一顾,却没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风景。《桃夭》难写,因它几乎将女子的美写到极致,将汉语的炼字功力发挥到极致,几乎已不可能有超越原诗的解读了。一般人如果只读过三篇诗经,其中必有一篇&ldo;桃之天天,灼灼其华&rdo;。刘勰《文心雕龙&iddot;物色篇》把以&ldo;灼灼&rdo;状桃花之鲜,看作是思考千年也难易一字的佳构。经常在睡前读上几篇诗经,觉得那音韵就是人类出世时的天籁,现在的作家怎样锻炼也难以企及的恰到极处,比如《桃夭》。思想古人是何其天真灿烂,就像一个孩子看见这天地间每一片叶子都是光耀明媚的。&ldo;桃之夭夭,灼灼其华。&rdo;也许古人创作文句之初就是这样,看见什么就说什么,并不需大力咬文嚼字。所以今人反倒要艳羡那恰到极处的好。&ldo;灼灼&rdo;二字,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深刻到难以磨灭的地步,读这诗,甚至只是读起头这一句,已教人分辨不清,这艳得难舍难收的是桃花,还是那艳如桃花的女子。想起一句话,是形容唐僧的:&ldo;他师徒四人立在殿下,那三人模糊,她眼里唯见他。大红的袈裟金光闪闪,掩不住他灼灼之华。&rdo;这&ldo;灼灼&rdo;二字形容男色也可。我其实不喜欢,一个女子艳到如桃花的地步,那样会流于轻薄,尽管有时候连这轻薄也是非自愿的无可奈何,被人轻薄,被命运轻薄。男人也一样,过于艳丽了,就失了男儿本色。像《西游记》里这位人见人馋的御弟哥哥,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遇事优柔寡断是非不明,遇难则哭哭啼啼等人搭救,除了那一身上好白ròu之外,看不出有什么好来,可惜我不是孙二娘,用不着他的ròu来做包子。所以宁可喜欢孙悟空。偶尔看看&ldo;莱卡好男儿&rdo;的选秀,台上男生一个个粉面朱唇,比女人还腼腆水嫩,想来龙阳、董贤之流也不过如此,直看得洒家一头冷汗。异军突起,叫我们做女人的如何不觉得危机四伏啊!废话不多说,我们掉转马头,回来看《桃夭》。《桃夭》成诗于春秋时期,或者更早。这就不得不让我想起春秋时名动天下的美人‐‐息妫。(中)息妫因美色而亡三国。跟她差不多时代,同等功力的还有人称&ldo;三国王后&rdo;的夏姬。夏姬跟息妫不同,她是对男人是来者不拒,名符其实的一代妖姬;息妫则太多身不由己,所以后人对她的态度有如西施,骂者有之,怜者亦有之。更传说她后来与息侯出逃,可惜不成功,自尽而已。息妫血溅之地,长满桃花,后人怜其命薄,建桃花夫人庙,尊她为&ldo;桃花夫人&rdo;。可是桃花夫人绝不只是息妫一个。史册上的&ldo;桃花夫人&rdo;不胜枚举,红颜薄命的又何止她一个?当所有荣华富贵过眼烟云般散去,命运张开掌心公布最后的答案,也许所有的人都宁愿没有娇媚的容貌,只要能免去当世的苦楚,后世的嘲弄,大家都宁愿自己是不起眼的普通人。可惜,谁是先知?在开始的时候,就无比冷静地回望这一生?是否,在息妫嫁时也有人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我想是更贵族式的赞歌,像《何彼浓矣》或是《硕人》,她享受不到平实的祝福,也许注定就不是那种宜室宜家的女子。幸福只是天花乱坠的幻觉,被包裹好的花束,看不到根已腐烂。&ldo;桃夭&rdo;这枝桃花,不是唐朝开在城南那一朵要命的桃花。不会有一个男子因为一个女子在桃花树下的一笑而魂不守舍,不会有一个女子因为一个男子的一首诗二十八个字而伤恸至死。&ldo;桃夭&rdo;没有艳情小说的气息,她清正飞扬,自是桃花艳在庭院,映着日影,那样安娴。她唱女子,先是&ldo;灼灼其华&rdo;的初嫁,然后是&ldo;有蕡其实&rdo;的成熟持家,最后是&ldo;其叶蓁蓁&rdo;多子多孙的完满。虽然俗了,可也透了,这才是一个女子因循的道路,也是世间女子正常的人生轨迹。

书友推荐:闪开,我要开始说话了!(无限)芭蕾鞋我的绝品老师月嫂的秘密生活捻桃汁同居的野痞糙汉又把小娇娇亲哭了龙王令故棠照雪来开局无敌,吾乃不朽大帝难宣于口正义的使命山村傻子神医玫瑰头颅直男宿主被反派强制爱了于青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全球畸变:开局活吞黑曼巴蛇长公主和离后相敬如宾第六年反派:女主不听话有啥子办法?
书友收藏: